找到相关内容889篇,用时1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间佛教的蓝图(下)

    的人难免,现在、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。所以这是普遍如此、必然如此、本来如此、永恒如此的真理。  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,因此翻阅古今历史,如梁武帝弃道向佛,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,宋朝相吕蒙正说:不信三宝...中的一心称”、一心供养”,《阿弥陀经》中的一心不乱”、一念往生”,都是证明一心一意、心诚则灵。因此,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、要专一,当信仰与感情、金钱、事业、前途的选择冲突时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860086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缘觉通过现观十二支缘起,实证到所谓的我”(色)及一切世间的各种法、相、事、物都是因缘生、因缘灭法——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,也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灭。缘觉实证到色”的五蕴中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...并没有证入无余涅槃。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,在入涅槃时,这七识心(见闻觉知心及作主心)已经消失了,谁入涅槃呢?没有人”能入。所以龙树菩萨在《十二门论》中也说:此五阴灭,更不生余五阴,是涅槃。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略论道学的特点、名称和性质

    不需要再事追求,怕这个道理有错。  此道与物无对,大不足以之”。既然与物无对”,那就是绝对。这就是绝对”这个名词的确切意义。这并不是说程颢所说的无对”与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”有什么关系,只是...未敢加以丑名攻诋。至是士大夫嗜利无耻,或素为清议所摈者,乃教以凡相与为异,皆道学人也,阴疏姓名授之,俾以次斥逐。或又为言:道学”则何罪,当名曰伪学”。”(《丛书集成》本,第14页,商务印书馆) 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460699.html
  • 唐僧玄奘与巴蜀文化

    即受摄论有宗的教育开始,而后通过在成都的5年学习而会通三藏的。三藏”一说明他的学问之深与广,这个称号是游学中印度时得到的。时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素立法,通三藏者,员置十人,由来缺一,以奘风问,...时全国最繁盛的东都洛阳有四大道场,曾召聚天下僧,法将如林”,⑤后因末年国乱,供料仃绝,多游绵、蜀,知法之众又盛于彼。”⑥在天下骚乱之时,高僧大德纷纷云集成都,一时法将称首”⑦慧景、道基、宝暹、...

    谭继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1661156.html
  • 佛教的礼仪及其禁忌

    南部)的释迦族。关于他 生卒年代有不同的说法,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24年,卒于公元前544年。享年80岁。他姓 乔达摩”,悉达多”, 成道後,人们常尊称他为释尊”,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 人,成道后,佛教徒称之为佛”、佛陀”,其意为 觉者”或 觉悟的人”。释迦牟 尼时代正是我国春秋时代,与孔子同时。他当时是迦毗罗卫国国王的长子。父亲净饭王, 母亲摩耶。根据当时印度的风俗,摩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4061319.html
  • 佛教与人生宇宙

    》所讲唯识所现影像”。  既一乘佛法专指唯识,那么唯识一词,怎样如实理解呢?当知唯识一的正确解释,略有如下三种:  1根据《解深密经》诸识所缘,唯识所现”,识所缘境属识相分,能认识相分的能力即是识见分,见相二分是一识之两分,离见无相,离相无见,皆是心识所现的影像,皆属内境。由斯识外无境,但有内识,无诸外境,故唯识。《辩中边论颂》云:依识有所得,境无所得生;依境无所得,识无所得生。”由斯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1661434.html
  • 论贯休禅师的生平、思想及其艺术成就

    《唐诗纪事》卷七十五贯休”云:钱镠自称吴越国王。休以诗投之曰:‘贵逼身来不自由,几年勤苦蹈林丘。满堂花醉三千客,一剑霜寒十四州。莱子衣裳宫锦窄,谢公篇咏绮霞羞。他年上凌烟阁,岂羡当时万户侯。’...地区),直到70岁后方入蜀。因此贯休是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。不正则言不顺”,因此,一般情况下,应该称其为浙僧”或吴越僧”比较合适。   二、 ...

    张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2461504.html
  • 解脱自我

    禅源诸诠集都序》在述及心的同义别”时,曾将心的不同涵义概括为最基本的四种,即肉团心,缘虑心,集起心(指第八识),真心。它们是依真心”立论的。禅宗的心”有多种,下面分析几种。  那么,首先惠能所说...阐释,说:般若?般若者,唐言智慧也。一切处所,一切时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。一念愚即般若绝;一念智即般若生。世人愚迷,不见般若,口说般若,心中常愚。……般若无形相,智慧心即是。若作如是...

    (韩国)李顺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3061573.html
  • 天下南岳(2)

    跑到玄都观中隐匿,黄巢至玄都观捉拿,却受玄都观主阻挠,遂互相比试宝剑,玄都观主一剑斩断一颗巨树,黄巢一剑却把巨石由中间斩开,终将恶徒捉拿惩处。此巨石遂得试剑石”之。    (二十七)邺侯书院...书卷无存,入室追思宰相;九千丈去山不改,凭栏细认古烟霞。”这里的宰相”指唐朝宰相李泌(被封邺侯),他为逃避官场中的名利之争,在南岳衡山隐居了大约十年。他隐居的住所叫端居室”,室内藏书上万册,韩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1361669.html
  • 研究生读佛笔记

    而是面向事物的本来面目,但寻事物之自然,之本,这才是最终的目的。  对于时间和过去,《坛经》里这样说:圆满报身。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。莫思向前,已过不可得。常思于后,念念圆明。”...由于《金刚经》至始至终就在强化这一点。文中反复出现这一句式:说……,即非……,是……。” 举例子以兹说明。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般若波罗蜜。”诸微尘,如来说非微尘,是微尘。”...

    北邙山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661751.html